北京市曬垃圾分類半年成績單:其他垃圾量同比去年減三成 家庭廚余垃圾分出量增12倍 |
2020年11月3日,北京市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半年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發布條例實施進展情況。記者了解到,自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至今,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10月家庭廚余垃圾分出量較條例實施前增長了近12倍,進入末端處理設施的其他垃圾量同比去年下降32%。北京市還將評選一批垃圾分類示范小區,推廣亮點特色和經驗做法。 家庭廚余垃圾日分出量大幅提升 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介紹,自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本市家庭廚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10月份,全市家庭廚余垃圾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7倍,廚余垃圾分出率達到19.79%。加上餐飲服務單位廚余垃圾1857噸/日,廚余垃圾總體分出量達5803噸/日。而通過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源頭分類和各項垃圾源頭減量措施的不斷推進,北京市的其他垃圾減量十分明顯。進入到末端處理設施的其他垃圾量減少到1.6萬噸/日,同比去年下降32%。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開展,北京市垃圾分類設施達標率得到快速提升。半年來新建改造分類驛站916座,提升改造分類桶站6.14萬組、密閉式清潔站567座,規范噴涂收運車輛2482輛。桶站、密閉式清潔站、收運車輛三方面的達標率由5月份的7%上升至84%。 可協商適當調整垃圾投放時間 李如剛介紹,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落地實施以來,北京市大力開展“桶”“車”“站”“樓”全鏈條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改造提升,創造規范便利的分類條件。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精細化管理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為強化專業檢查和行政執法,市城市管理委匯總日常檢查、行政執法、12345熱線、媒體曝光等多渠道反映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形成上賬、核查、銷賬機制,倒逼問題點位整改。 下一步,北京市將抓住“設桶、盯桶、管桶”最后一米,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效能不斷鞏固、持續提升。繼續實施總量控制,減少生活垃圾產生量,推動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兩網融合”,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確保生活垃圾全部安全處置。強化市民分類投放責任意識,通過“紅黑榜”、積分獎勵、城管執法等多種措施,提升居民分類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 記者還注意到,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桶站值守人員在進行守桶、盯桶指導時也面臨諸多困難。對此,李如剛表示,北京未對垃圾分類投放時間作統一規定,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可因地制宜,根據居民作息時間、季節變化等因素,在與居民協商后進行調整?!凹彝N余垃圾的投放我們一般推薦在早上7點到9點,晚上6點到8點,到了冬季也建議適當調整,但調整后的時間要在桶站公示牌中注明,值守時間也要保持一致?!崩钊鐒傉f,同時,也要及時做好桶站垃圾清運、消殺工作,并科學為值守人員配備勞保用品。 投放不好或將上“黑名單” 市委社會工委委員、市民政局副局長趙濟貴介紹,自5月1日新條例正式實施后,北京市持續開展了志愿者守桶行動。目前,除了專職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外,北京市還調動在職黨員、青年團員、離退休干部、社區工作者、樓門長等各類群體參與社區桶站值守,構建了廣泛的社會動員體系,較好地彌補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的缺口。截至目前,全市持續開展“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愿服務,已發布項目9600余個,招募志愿者26萬余人,服務時長386萬余小時。 近期,全市還要評選出一批垃圾分類的示范小區,對亮點特色及經驗做法進行推廣。收集匯總社區垃圾分類減量“小妙招”,在全市推廣。 此外,北京市還將研究制定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積分換實物等獎勵辦法,對不分類、亂投放,經多次勸阻不改正的,研究制定社區曝光、上黑名單等措施。同時加強社區與街道城管執法部門的聯動,推動執法進社區,為社區的垃圾分類助力撐腰。 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表示,10月份,城管執法部門結合當月正在開展的第五波次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進一步加大對餐飲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執法檢查,突出對隨意傾倒廚余垃圾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形成震懾。本月1日至今年年底,市城管執法局還將啟動為期兩個月的第六波次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查處混裝混運、桶站維護不到位、個人不分類投放等突出違法行為,同時開展“光盤行動”執法督導,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